摆地摊真的比打工强吗_哪个会更好_(摆地摊都比打工强)

说起摆摊,你想到的是什么?是夜市里让人套圈的玩偶摊,还是几排架子上挂一堆看不清衣物款式的服饰摊,抑或带着烟火气的烤串摊?

这些摊子现在依然有,可摆摊者已经不能完全代表摆摊人,加入摆摊队伍人员的身份正发生着巨大变化。

2020年是地摊经济兴起的一年,此后许多年轻人走上街头,成为摆摊的主力军。他们的摊位整洁精致,售卖的大多是自己手工制作的各式各样的文创产品。

更深刻的变化发生在心理和观念上。摆摊已经从一种被迫无奈的选择,变成一种自主的选择。这也反映了当今年轻人就业观的改变,愿意把摆摊当作自己的职业,而且没有传统观念中“摆摊低人一等”的想法。所以,在南昌的各种夜市、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以下简称万寿宫)才出现了这么多年轻的职业摆摊人。他们或是因为不想在写字楼里打工加班,或是觉得摆摊能治愈自己;他们中有的是非遗传承人,有的为了享受自己的爱好……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摆摊也能过上快乐的生活。

摆地摊真的比打工强吗_哪个会更好_(摆地摊都比打工强)

杨志康正在招呼顾客。

摆地摊真的比打工强吗_哪个会更好_(摆地摊都比打工强)

龚燕红坐在摊位上捏面人。

摆地摊真的比打工强吗_哪个会更好_(摆地摊都比打工强)

Kiki正在理货。

从兼职到全职,他把摆摊做成自己的事业

“买香包送香料!”在杨志康的香囊摊,只要有人路过,他就会吆喝一声。8月初过完24岁生日的他,已经有两年多的摆摊经历。

在决定做个摆摊人之前,杨志康干过很多工作,如餐厅的配菜员、保安,甚至还做过中学的招生工作。开始关注摆摊是2020年10月,他在梅岭曼山谷景区当NPC(角色扮演者,是一种兼职演员,工作是扮演角色和游客互动)的时候,一名在景区摆摊的阿姨引起了他的注意。“我当NPC一天收入才100多元,她摆摊一天收入却可以达到上千元。”那时的他就想,“我也可以去摆摊啊,以后就不用给别人打工了。”

心动不如行动。他立即在景区找了一个摊位,一边当NPC一边兼职摆摊,自此开启摆摊生涯。摆摊两年多来,南昌的大部分景区、商业街他都去过。直到2021年8月,他把摊位固定在万寿宫。那时候万寿宫还处于试营业阶段,当年10月正式运营后他才签约,成为这里的固定摊主。

谈及为什么选择卖香囊,他表示,一是考虑到这里属于历史文化街区,售卖与历史文化相关的产品比较符合这里的风格;其次,像簪子、糖人等传统手工品,都需要花费一段时间去学习,上手比较慢。

最初,杨志康想自己制作香囊,但是等他上手做的时候发现,又要制作又要出摊太难了,制作费力费时,无法保证按时出摊。最后,他还是选择了在网上购买已经做好的香囊和香料,自己只要专注于售卖。

杨志康摊子上的香囊单价在20元至35元之间,因为定价偏低,不像其他摊子只要卖出十几个就能赚不少,“我的摊子非常依赖人流量”。杨志康记得,香囊卖得最好的时候是去年跨年夜,本来他打算晚上10点就收摊,结果被不断涌入的人流拖到了次日凌晨1时才收摊回去。“那个跨年夜,我卖了4000元货。”即便现在说起,杨志康还是很得意。

最初,杨志康的父母并不支持他将摆摊作为自己的事业,“他们觉得摆摊太没出息了”。他用了两年时间去证明,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其实是父母的观念没有转变。老一辈人摆摊子所售卖的是生活必需品,但是现在生活质量更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变化,摆摊人售卖的东西和大家对摆摊的看法都与以往大不相同,这也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摆摊的原因之一吧。”

问及摆摊给他带来的最大感受,杨志康认为是时间上更加自由,“如果我明天不想摆,我可以请个兼职”。此外,每天可以与不同的人接触,这也是他以前的工作所感受不到的。最重要的是,这份工作的回报率要比上班打工强多了。“一辆摊车、一些装饰品,加上出售的商品,成本1000元左右就能做起地摊生意,有一份自己的事业。”

因为爱好坚持下来,摆摊非为赚钱只为治愈

奥特曼、艾莎公主、孙悟空、美少女战士……一个个可爱的卡通面人被整齐地摆放在摊子上,这些都出自年轻的宝妈龚燕红之手。令记者感到好奇的是,龚燕红是第八代糖画非遗传承人,可摊子上卖的都是面人。采访话题就从摆摊和面人说起。

“我有两个孩子,丈夫又总是出差。为了照顾家庭,又能够享受自己的爱好,摆摊成为最好的选择。第一次摆摊是在六七年前,在上海路一家酒店的一楼。后来我还去过一些景点等,现在固定在万寿宫摆摊。”龚燕红的介绍简短扼要。

说起为什么摆摊卖的是面人而不是糖画,龚燕红说:“这要追溯到我以前参加的一场非遗活动。那时我认识了一个捏面人的爷爷,看到他捏面人就觉得很有意思。”回来后,她立刻买了几本书,自己摸索怎么捏。和那个爷爷不同的是,龚燕红捏的面人大多是当下流行的卡通人物,因此她的摊子前总是围着一群小孩。

她售卖的面人单价在15元到30元之间。除了用面团,她还会使用陶土和黏土捏。“陶土经过高温烤制,只要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就可以一直放着,不会坏。”此外,龚燕红还做冰箱贴,冰箱贴上的面人是美丽的女孩,与普通的面人相比更加精致。“这上面的头发要一根一根贴,面部细节也更多。”龚燕红拿着冰箱贴介绍道,做一个像这样的冰箱贴要3至4个小时。

“我觉得摆摊是一个治愈自己的过程。”对龚燕红来说,摆摊更多是靠她对捏面人的兴趣坚持下来的,并非完全为了赚钱,每次看到有人喜欢她捏的面人,她都感到很幸福。“有人劝我在网上卖,我不愿意。”在龚燕红看来,如果要追求数量,就无法兼顾细节和品质,“我宁可捏得慢一点、少一点,也不要捏一个粗糙的东西出来”。

做喜欢的事,靠自己的能力摆摊养活自己

kiki是个“90后”,原本是一家公司的活动策划师,如今在万寿宫有3个摊子,分别售卖香水蜡烛类产品、奶油胶DIY手工品以及水晶球。“我主要管香水蜡烛这个摊子,其他两个摊子找了兼职帮忙看着。”

“以前的工作虽然收入可观,但一直觉得缺少自由。”2020年南昌疫情期间,kiki终于有时间捣鼓自己的爱好——调香。调香非常依靠嗅觉,“我是自学的,从认识材料开始,再辨别什么是好精油和原材料,接着找那种纯粹的植物香,一个一个去对比,最后选择想要的原料来调。”那段时间,她每天都要闻30多种香。

学会调香以后,她就决定全职摆摊。摊位最开始在铜锣湾,后来她听说万寿宫要营业,便“定居”在万寿宫。摆摊之后,她的生活可以用一个字总结——忙,不单单是经营时忙,更耗费时间的是制作产品。她有一口熔蜡锅,一次性只能熔5罐,调香则要耗费几天的时间,“因为要调出自己想要的香味,所以要进行各种尝试和对比。”

kiki有一套自己的经营理念:一是重质量,二是重售后。她摊位上所有的蜡烛和香都是自己调制的,这些产品的原料也是她自己不断对比选出来的,因此她对自己产品的质量非常有信心。像水晶球这种电子产品,如果顾客拿过来说有质量问题,她一定会直接换一个新的。“做生意就要有魄力,不能在服务顾客上抠搜。”

“尽管如今观念在变化,但是如果我跟刚认识的人说自己是摆摊的,有的人还是会另眼相看,但我并不觉得低人一等,靠自己的能力赚钱养活自己,我觉得很体面。”所以,kiki总是很坦诚地告诉身边的朋友,自己正在全职摆摊,“我也没有多么宏大的理想,只是想在维持生活的基础上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离开的时候,华灯初上,此时的万寿宫比白天漂亮得多。这些年轻人摆着摊,做着自己喜欢的事。他们不苦情,反倒很快乐,活出了自己喜欢的模样。从这一点来说,他们都是榜样。

文/图 赵琼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段萍 实习生张文琪

创业项目,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laoyao681  备注:小项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37865913@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aoyao8.com/10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