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玮
从我记事时,我家就有两棵红枣树:一棵在院子里西南角,另一棵在院外紧挨着院墙。听爹说这两棵红枣树是爷爷栽的。(爷爷是个勤快人,很慈祥,一直把爷爷当成教材中的祖冲之。骨子里认为课本上祖冲之的画像太像我爷爷了。)枣树高大茂盛,树干很粗,给了我们无尽的欢乐与憧憬。
春天来了,万木吐绿。枣树却像一位害羞的少女姗姗来迟,到四月份才发芽。长出来的叶芽先是嫩黄,后来这些叶芽慢慢放大,最后变得一片葱绿。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光亮,很是好看。这时候的我们每逢下汪捉鱼捞虾摸河蚌,都不会忘记撸一把枣叶揉搓出白色的汁液当肥皂洗头。到了五月份,枣树开花了,细碎的黄花散发出迷人的香气,我家弥漫在这枣花香里。
日子在一天天溜走,不知不觉枣儿挤满了枝头。院子里的这棵枣树是木枣,果实是圆形的,不熟没有一点味,披着一身绿军装(这时候我们摘来放到锅底下烧着吃,黏黏的香)。等到果实成熟后边得浑身通红,脆甜脆甜的。院外的枣树结的枣子是椭圆形,不熟时浑身泛着白,味道是酸的;成熟时有的浑身通红,有的半白半红。咬上一口嘎嘣脆,稀甜。
枣树下我们玩耍打闹,快乐无数。母亲坐在枣树下簸粮食,做针线,画面十分温馨。但也有令人感觉不爽的时候,就是蛰拉蝥子太多,经常被蛰,火辣辣地疼。记得有一次一个蛰拉蝥从树上“啪”地从枣树上掉下来,一群鸭子都去抢,结果被领头的个子最大的那个鸭子抢先,一口吞下。结果嗓子被蛰得肿大,不能吞咽,最后被活活饿死。当时父母忙于农活,我们年龄也小,没有想办法救治。至今想想,心怀愧疚,太对不起我可爱的小鸭子了。
转眼秋天到了,满树的枣子红的红,白的白。家里的圆枣还好,院外的长枣引来了许多“小馋猫”。由于我们都上学,父母农活多,枣子被路人摘是常事。这时候爷爷就嘟囔:“枣都被人摘了了,也不看着点。”记得最清楚的是一个外号叫“杨二郎”的男孩经常光临我家枣树。他虽然是个小孩子,但是很聪明。树高够不着,他就用石块或者土块瞅准枣儿密集处向上抛向枣树,这时候枣子纷纷落下,他捡起来就跑得无影无踪。等我们听到动静从家里跑出来,只见满地的枣叶。看到这些,虽然心疼,但父母是善良宽厚之人,在哪个水果极度缺乏的年代,对此也很能理解。
等着盼着,秋天来了,又到了枣儿收获的季节。父亲早早准备好一根长竹竿,挑一个良辰吉日(通常是逢集的前一天),天不亮把我们叫醒。父亲爬上高大的枣树打枣,我们就在树下捡,有时候我们还用床单接枣(因为下面是猪圈,防止枣子掉到猪粪里。)。枣砸到身上有些疼,即使如此,欢喜异常。放个枣子到嘴里,一嚼满口香甜。打完枣运回家,等天亮了我们再去枣树下的边角旮旯寻找落下来的枣子。这时候的父母则忙着在家分枣子。打发我们先送一瓢给爷爷奶奶,再依次送一瓢瓢给左邻右舍,留下一瓢给我们吃。余下的装上麻袋运到集市上换成钱,以供我们上学交学费用。这甜脆的枣儿啊,承载着我们一家几多希望与梦想。
时光交替,岁月更迭,随着新农村的建设的发展,枣树被砍伐了。听闻此事,心中有些难过。听爹说自从我们搬到新房子,枣树就“疯”了,早就不结果子了。不知不觉离开家乡多年了。再回故乡,已经认不出故乡的原貌,找不到枣树的生长地点了。只有枣树那高大伟岸的形象以及枣儿的香甜脆仍然留在记忆深处。
创业项目,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laoyao681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aoyao8.com/10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