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因配洛西窜台事件,引起大陆军演慑独。现热度有所下降。今天我们换个话题,民生就业问题,尤其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
打开头条等媒体,这方面的文章视频很多。总之就是就业难。单今年1067万大学毕业生,数据称去向率约60%。注意是去向率,包含读研300多万、继承家业创业及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就业。在私营企业里,有一部分是为缴纳社保而挂靠,表面上是就业,实际上是没真正就业。即使正在就业的毕业生,也有一部分因各种原因很快离职,处于失业再就业状态。加上近几年的堆积,大学毕业生实际就业情况,个人认为比数据更悲观。
我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工厂,为何就业这么难。有经济转型、疫情、就业观念等等。个人认为本质是经济问题,疫情等只是催化加速加深的原因。
在这里我绝无反对或攻击现有经济制度的意思,首先我不是经济学家或政治人物。作为普通民众,不知大家有没有和我有一样的感觉。我们国家以前是计划经济,改革开放以后逐步走市场经济。记得朱镕基当总理时,约在1996年时,大刀阔斧改革,打破国企垄断地位,让国企私企处平等地位,社会资源以市场化配置为主。国家重点掌控涉及国计民生全局的部门。其他交由社会民间。各类民间企业迅速发展,也吸纳大量的社会劳动力,许多在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纷纷下海经商等,大量的毕业生也喜欢到外企、私企,甚至创业。
近几年,感觉从中央到地方,不断有各类央企、省属市属国企挂牌组建,从铁路、银行、石油化工煤炭水电、有色金属、汽车制造、交通建筑等等不一而足。民间私企常常是国企的配套,个人感觉空间越来越有限。回到当今就业,一个机关事业编制,几百上千人在考。国企提供的岗位也是很有限。疫情催化下大量私企在裁员,一些在外企私企就业的毕业生,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许多毕业生感叹,就业的终极目标是考编。这真是值得我们深思。记得以前读大学时,有老师说,在西方,一类精英到科研机构,二类到企业,三类到机关。我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国家也在出台一些促进就业的政策,说明国家也看到就业难的问题。改变现状不是一两天能解决的。今天的毕业生,10年20年后,就是我们整个国家的社会精英国家脊梁。希望政府及各界能高度重视他们今天的困难,推出更多更有时效的政策,哪怕牺牲点其他的领域。现在的大学毕业生,是我们的毕业生,我们要尽一切可能帮助他们。记住,决不能因为今天的漠视把明天的他推到我们的对立面。
突发奇想,对毕业后就业前的毕业生,给予适当的生活补助?
创业项目,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laoyao681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aoyao8.com/14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