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书架上静静地躺着两本书,一本是《月亮与六便士》,另一本也是《月亮与六便士》。

一本是25元的旧版,我的。一本是49元的新版,闺女的。
随着物价的上涨,它的价值也成倍的增长。我把它们放在一起,同一名字的两本书,版本不同,译者不同,薄厚不同,好像极具讽刺意味的母女新老思想的距离。月亮和六便士的距离,理想和现实的冲突。

当年花银子买书,是缘于对毛姆的喜爱。但是当我看到简介,主人公的标签中有四个让我极其厌恶的字“抛妻弃子”时,我顿时失去了读下去的兴趣,于是将它束之高阁了。
这么多年,我没有认真读过它,因此对于它的理解也是支离破碎的断章取义。每当我整理书家架的时候,心里是就像厌恶一个自私、狠毒、残忍的负心汉一样,把它放在极其不重要的位置。
正是因为我对它的忽视,让女儿误以为家里根本没有这本书,以至于造成重复购买的浪费。
当初选择让女儿学美术,其实是很无奈的选择。女儿到初中的时候,明显对文化不感兴趣,而且成绩太一般般了。
这可把我们急坏了。她的爸爸是大学教授,我们都是90年代初的大学生,实在接受不了一个成绩平平的孩子。
于是一商量,“要不学个美术,或许还能多一条出路。”就这样稀里糊涂送去学美术了。
谁知一入这行,孩子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兴趣一来,文化也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
一路成绩优秀,考上了中央美院附中,后来又保送到中央美院。让我这当老妈的虚荣心得到了空前的满足。
老师每每见我都说,“这孩子,只要一画画就像打了鸡血!”
随着年岁增长,女儿从青涩走向成熟。而我,从青年走向了中年,逐渐迈入衰老的行列。
女儿是独生子女,是我们的铠甲,也是软肋!
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开心、健康地成长!
我们努力地去完美女儿的梦想。然而,在岁月不可逆转的洪流中,搞艺术的女儿似乎走得太快,她的价值观、婚恋观、世界观、人生观,越来越特立独行、离经叛道,慢慢对庸常生活规则和社会要求弃之如敝履。
她就像《月亮与六便士》的主人公斯特里克兰一样,一心只为了追逐心中的明月——她的画家梦而努力。
我呢,为了托举她的梦想,遍地寻找地上的六便士,始终没有时间抬头看一下头顶的明月。
在一系列观念冲突中,跌跌撞撞,磕磕碰碰。家里的气氛一度拔剑弩张。而最后败下阵的往往是我!
静心思考,关于教育,关于生活,关于理想的问题。
女儿既然选择了艺术,愿意在这条路上奔跑。作为妈妈,我必须本着活到老学到老的态度。不失时机地把我人生的经验和教训传达给女儿,同时还得了解她的所思所想。
爱,不是给她压力,让她接受你的观点,沿着你所指的方向前行。而是懂她,理解她,尊重她的选择!
于是我又拿起了《月亮与六便士》,试图通过小说主人公的故事,扩展我对艺术的认知。看完感触颇深!
毛姆说,“大多数人所成为的,并非是他们想成为的人,而是不得不成为的人。”
月亮是诗和远方的田野,六便士是现实苟且。

女儿的画
有人喜欢月亮朦胧,有人喜欢面包实在。
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将画画摆在首位,赴汤蹈火,在所不惜,梦想成真的故事感动着我。
我们做父母的对于从事艺术的孩子,真的不必指手画脚,对于孩子的选择最好的办法就是尊重。
让她们遵从自己的内心,选择喜欢的方式活着,何尝不是人生最大的成功?
“怎么活,都是一场人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团火,但路过的人只看到了烟。你是为心中的火而活,而不必考虑别人眼中的烟。自己的路自己选择,妈妈的话只是建议。”我试着和女儿谈艺术,谈人生,谈理想!而不是以家长的姿态说,“你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
女儿也非常开心地和我敞开心扉,“女性主义,不婚主义,艺术人生,世界那么大,我们都应该了解。”
最后还加一句,“老妈,你真棒!”
家里的气氛又恢复了一团和气,其乐融融!
人生过半,走近艺术,重新学习,发现这个世界我确实知之甚少。
看来,人生真的需要活到老学到老,才能发想自己不足,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OK

创业项目,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laoyao681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aoyao8.com/19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