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怀疑探索者,禁止转载,否则负法律责任。)
我在前面的四篇文章中指出了司马南的两个缺点。正是这两个缺点让司马南饱受争议。不仅是极B圈容不下他,极A圈也有人对他颇多微词,就是很多没有政治立场的普通民众也对他有意见。所以,司马南在就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后仅三天,就因为一些该校校友的集体抵制而被解聘。据悉,这些人以zy派为主,其中一些人以不再捐款做威胁。
而方舟子在意识形态上,其本质也属于这一派。只不过当年他还没有那么激进。方舟子当年回国是打算进入高校的,不过由于能力问题未能如愿。后积极深耕于科学普及领域,获得巨大社会效应。不过,自从死磕韩寒以后,方舟子的口碑一落千丈,之后就是逐渐下坡路。最终,由于某些特殊原因,方舟子被迫丧失了在大陆的话语权。也因此彻底得罪了方舟子。
方舟子此人心胸极为狭隘,当年吃到了历史红利,国内官方也希望借助方舟子的手和口,来打击在国内人数迅速膨胀的某团体。该团体的下线当年已经发展到各中学,非常活跃。方舟子跃马狂飙,出面损了该团体的面子,战斗力无可匹敌,战绩辉煌,让国内非常满意,所以也乐于捧一下他,使得他有了出人头地和参加各种活动的红利。但是方舟子在内心膨胀以后,触手越来越长,开始逐渐失控,捕风捉影甚多。于是,彻底丧失话语权。方舟子由此认为被辜负了,心态失衡,开始从拥中派转变为恨国党,逢“中”必讽刺。在立场上,他与司马南早就分道扬镳了。
而司马南虽然内心上并不重视方舟子,但是他的习惯不是落井下石“揍落水狗”,而是维持着与此人关系的基本体面。这就造成一种假象,不明真相的人会误以为司马南与方舟子还有所牵连,至少在观念上趋同。其实,司马南在政治立场上与方舟子分道扬镳,在经济和其他合作上也完全断绝联系多年。
以影响力而论,司马南在批判某企业创始人之一后已经接近封神,获得基层主流民意的认同。而当年的方舟子并未达到司马南此刻的高度。
但随后的司马南又因为连续批斗张医生,造成自身粉丝大量的流失,积攒的口碑遭遇重创。这无疑是其自媒体生涯的滑铁卢,堪比当年方舟子“打假”韩寒的失败。(其实,韩寒有没有“代笔”,在法理证据上是永远无法证明或者证伪,仅存在一点逻辑推论。)
其实张医生并不是无懈可击,也有很多大嘴巴的失误时刻,但是为什么国家一定要力保此人呢?因为保住张医生的名誉和话语权,对国家长远来说利远远大于弊。张医生的理念毕竟代表了生产力的方向,是可以给极端保守思想“消毒”的。司马南看不到这一点,所以错误的批斗了张医生。
方舟子在打假韩寒处没有获得好处,司马南同样也没有获得预期回报。但是司马南有一个优势,就是他懂得进退。这是性格偏执的方舟子所不能比的。
当然,希望司马南今后与方舟子彻底切割是不现实的。这么大年岁了,思维定势已经养成。但司马南也确实被方舟子的不良口碑所拖累。
上面说了司马南的缺点和失误,接下来,我开始说说司马南继续存在的社会价值。
创业项目,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laoyao681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aoyao8.com/20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