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特,是阿里巴巴为了应对拼多多的仓促产品,是直接由淘宝内部拉了一部分人出来临时搭建起来的,不管是思维还是操作都脱不了浓浓的淘宝味。
可以说,淘特是战略失败,仓促应战而组建的,并没有战略根基。
当初,拼多多刚起来的时候,阿里内部其实是看不起的,并没有对它有足够的重视,属于“打着探照灯都看不见”的对手,然后在腾讯的微信大流量力推之下,终于成长为让阿里痛苦的一级对手。
2020年,随着拼多多的快速崛起,终于让阿里感觉到了威胁,CEO张勇把淘特立为“一号工程”,全集团全力支持,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而且产品架构独立于淘宝,将其定位为服务“低端用户”的“完全性价比的简洁平台”。同年7月,拼多多成功登陆纳斯达克,一跃成为国内仅次于阿里和京东的电商巨头,已成成长为阿里不可小觑的对手,阿里的应对还是慢了,已经无法阻止。
淘特的诞生本就只是出于阿里对对手的战略遏制需求,作为CEO主抓的“一号工程”,在阿里集团的全力支持下,淘特用户增长迅猛,一年的时间内,年底活跃用户数突破1亿,淘特在当年还获得了集团的奖励。
然而,阿里跟拼多多并不同,拼多多是光脚的,阿里是穿鞋的,除了淘特,它还有淘宝和天猫。2020年的崛起,不过是大力砸钱造成的幻象,通过不断的补贴来应对拼多多。然而拼多多最大的优势是人效优势,这是目前淘特远远比不上的,大力的补贴并不能持久,同时淘特用户跟淘宝用户有极大的重合性,当年阿里就通过在淘宝上不停的引导用户去下载淘特,这会造成淘宝与淘特的跷跷板效应,并没有达到1+1=2的效果,反而由于淘特的抽血,造成淘宝的失血,可以说淘特越成功淘宝失血越严重,进而影响到现金奶牛天猫的利润(淘宝还充当了天猫的引流通道),最终的结果是淘特补贴无法持久,淘宝、天猫深受其害,阿里已经混乱了,急需做出改变。
这不,时间来到2023年,淘特被曝投入降低,补贴减少,在阿里内部的地位显著降低。团队内大部分成员已并入大淘宝。“未来,淘特APP上的店家和货物也将并入手机淘宝”。看来阿里已经意识到淘特对淘宝和天猫的伤害,想在货源上统一掉,我认为淘特已经像淘宝一样,要成为天猫的引流通道了,毕竟只有天猫是赚钱的,这个是要保证的。淘特跟不上拼多多,阿里只能壮士断腕,阻止天猫的失血,成为阿里电商业务继续开拓下去的一枚“弃子”。
舍去淘特,是阿里无奈而又果断的选择!
创业项目,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laoyao681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aoyao8.com/21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