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影中纪实
编辑 | 影中纪实
前言:
前段时间,一名21岁乞丐9年赚186万的事情在网上引发了热议,不少人自嘲道“还没一个乞丐赚得多”。
事实上目前这种“职业乞丐”仍不在少数,他们之中不乏一些人有车有房,甚至全家上阵的。
那么在“乞丐界”都存在着哪些“天花板”呢?本期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

一、21岁小伙9年要来186万
之前在各个短视频平台中都流传着这样一个视频:
一个济宁泗水的小伙子,乞讨9年时间累计要到了186万!他从12岁开始乞讨,起初在广西,一天能要到800块钱左右,后来回到山东济宁之后每天大概能要到400多块钱。
对于回家之后收入减半这种情况他竟然还无奈了起来,大言不惭地笑着说:
“哎,现在同行太多导致竞争压力大,行情还不好,生活压力大啊……”
说实话,他这个不是乞讨,是起家……

图片来源于网络
要知道即便是日均400元的收入,一个月下来就是12000元,这在大城市属于是中等的工资水平,如果在小城市绝对可以算得上是高薪了。
但是相比于朝九晚五的“打工人”来说,他只需要把尊严垫在地上跪下,累了还能换个姿势跪。通过乞求别人可怜,讨到高额的“收入”,甚至还不需要交税…….
这不仅让人心里一酸,手中的加班工资突然就不香了……
而当这个小伙子谈起自己的“发家史”,更是自信满满,毫不避讳,只见他左手夹着烟,右手揣兜里,不急不徐的吐了一口烟说道:

21岁职业乞丐
“要钱的时候不能死守一个地方,来来回回就那几个人不会反复给钱,所以我每天都会在几个固定地点轮流转,有时候上万达商场,有时候就在街道边。”
“要来了钱不能得瑟,我就只是在老家买了一个小楼,也不买车,那东西和咱的身份也不匹配。要不然别人发现你又买楼又买车的,就不给钱了”
说到这里的时候,小伙子的脸上出现了一丝狡黠的暗笑,看得出来他对自己的“经验”非常自豪。

21岁职业乞丐
而当路人问起他是否结婚了的时候,小伙子直言道:
“我的条件别人都知道,所以想找个媳妇儿不难,但是我今年才21岁,结婚没啥用,耽误我赚钱。”
言外之意,就是还想再多要几年钱,继续积累自己的“资本”。看到这里,不由得让人感觉他又可怜、又可气、又可笑!
12岁,本该在学校好好学习的年纪,就已经步入社会,还是深陷泥潭。说得好听点是乞讨,说得不好听就是行骗。21岁时已经沾染了一身的油气,三观尽毁。

12岁本应该是读书的年纪
虽然他对自己的“前途”非常自信,可即便是有人因为他的存款和他结婚了,在了解到真相之后又该如何呢?夫妻二人一起乞讨?生两个孩子全家上阵?
这样的未来不免得让人担忧,并不是替他担忧,而是替我们的社会担忧。因为这就是一颗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失控的定时炸弹,会给社会带来深远的负担。
说完了小的,接下来我们说说老的。

二、乞讨老人名下四套房20万存款
在河南平顶山的叶县,有一个7旬老人,他白发苍苍,手拄拐杖,身上穿的白袍上密密麻麻写满了自己的“惨状”,胸前戴着微信和支付宝的收款码……

经查,乞讨男子今年七十有余,家住叶县叶邑镇,除了腿有些许残疾之外,身体没有什么大毛病。
而他乞讨的方式也很特别,通常情况下,他会出现在车流量较大的路口。等红灯一亮,他就一瘸一拐地走到正在等待红灯的汽车面前,二话不说就开始擦车。
只见他在前挡风玻璃上,象征性地用一块破布抹了两下,就顺势走到司机一侧的车窗开始敲玻璃,并进行乞讨。

有的车主看到他穿着破旧而心生怜悯,有的车主则是抓紧时间赶路不愿纠缠,总之多多少少都会施舍一些,金额从几元到十元不等。
这个老人之所以被称为“天花板”,是因为他把自己的目光锁定在了有车一族,首先经济条件可能不会太差,不会在意那仨瓜俩枣的。
其次就是红灯一结束大家都急着赶路,他在旁边颤颤巍巍的谁敢开车?所以他这样的行为多少有点胁迫的意思。

关键的是他的家中不仅有老婆、孩子,而且儿子在县城还有车有房,女儿更是在某地经商。除此之外老汉的家产已经有四套住房以及20多万的存款,还是当地银行的VIP储户。
一个乞讨者,四套房,20万存款,银行贵宾客户,无论如何谁也不会想到这一切该有什么关联。但当事实发生在眼前的时候,又让人觉得异常的讽刺。
后来这个老人被叶县警方依法处以行政拘留14日,但因腿脚残疾并没有执行。之后他不顾家人的劝阻,偷偷从家里跑了出来,流转到安徽去继续乞讨了。

他不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有丝毫的不妥,并以此为生活最大的乐趣,之前他的老婆就寸步不离地在家盯着他防止他出去乞讨,但是他总有办法偷跑出去。
更加有意思的一幕是,有一次一个小伙子上午给了这个大爷2元钱,下午他去银行办业务的时候又碰到了大爷。
大爷也在存钱,存的是5000元,小伙子低头看看自己存的1000元,突然有一种想要把2元钱要回来的冲动……
而在沈阳也有一位大爷,这种行为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又是怎么个状况呢?

三、大爷要饭15年,日均1000多
沈阳的这个乞讨大爷,不仅收入更高,而且还兼顾了“生存”和“生活”的问题。
他每年在海南乞讨两个月,其余大部分时间在杭州边生活边乞讨,仅在每年4月份天气适宜的时候回东北老家一趟,可谓是“时间分配大师”!
不同于大部分人到海南“游玩”的心态,他认为自己在海南的时候是在“工作”,所以他也没有亏待自己,基本都是住在宾馆里边。
据这个大爷所说,他年轻年轻的时候也曾工作过,但是因为受不了那个苦又赚不到多少钱,最终索性出来要饭了。

自从他开始职业行乞之后,算下来这些年他的日均收入可以达到1000多元,在这种悬殊的对比之下,显然职业行乞的诱惑力更大。
所以他辗转去过北京、上海、广州、杭州、西安、海南等地,奔波行乞,算起来,已经出来了十五个年头了。
倘若这位大爷所言非虚的话,那他可真是一个隐形的富豪啊……
按照一天1000元钱来算,一年下来就是36万,除去吃饭、住旅馆、买车票等固定支出他,也没有什么别处需要用钱了,所以起码一年存下来30万没有问题。

以15年的时间来算,那就是450万……如果考虑到他长期居住在杭州的情况,那他可能在杭州不知道是否有房产,如果有,这些年的升值算进去的话,那又是一比不菲的利润。
看到这里的时候,相信已经有很多人都愤愤不平了,感觉自己的善心都为别人的GDP做贡献了,最后还发现,自己没有别人过得好。
更加气人的是,这个大爷还公然对着镜头说:“咱说句实话,以后看到要饭的别给钱了,要饭的真比你有钱!”这可真是高级凡尔赛了!
但是大爷毕竟年纪大了,这些年能要到的钱也是越来越少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有更多人看到了他的视频。
但是接下来要说的这位,那可真的是非常与时俱进了……

四、5旬乞丐扮济公、装财神,月入过万,有车有房
如果你家住东莞有留意过的话,可能会在街头看到一位男子夏天扮演济公乞讨,他自带妆容,靠着一身行头和利索的嘴皮子,也能做到月入过万。
事实上这人不是当地居民,而是前去打工的,因为年龄超过了50岁,所以当地很多的电子厂都不收他了。所以用他的话说,自己乞讨那是“另辟蹊径”。
由于该男子极其喜欢看电视剧《济公》,对其中的人物更是异常着迷,一句“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深入他心。

剧照
他转念一想,这句话说的不就是乞丐吗?
大家都以为这臭叫花子是生活的最底层,但是新闻上有多次报道过要饭的一个月收入比白领还高!这不就是“别人笑我太疯颠,我笑他人看不穿”吗?
于是他索性购买了一套济公的戏服,开始扮演济公在东莞的街头进行乞讨。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他还不足以被称为“天花板”。
关键是这人还懂得“差异化运营”……
经过他的仔细观察,他发现东莞的街道上白天行人很少,年轻人都在上班,要不就待在家里,有爱心的小朋友们都在学校里上课,于是他就决定晚上进行乞讨,白天睡觉!

至于乞讨的场所,他选择在人流量大的地方进行乞讨,特别是夜场娱乐城门口,还有东莞城里各大培训机构门口。
并且,他一个月之内从来不会去同一条街道同一个店铺乞讨,而是在东莞各个镇上的街道之间进行转换,这样一来,没有人知道他是谁,风险更小。
根据男子介绍,他白天睡觉,晚上干活乞讨,一日三餐基本上都是别人请的,不需要自己花钱,很多餐饮店老板都会给个10块钱,20块钱。

算上所有的意外情况,再除去开销,一个月手里留下个一万来块钱是不成问题的,所以男子也早就买了2套房和1辆车了。
看到这里,我只想说一句话,那就是如果将这份心思花在别的地方,可能这个大哥也会赚到一些钱吧?而且是一些更有骨气,更光明磊落的钱!
接下来出场的,是著名的“西单磕头王”!

五、“西单磕头王”,一小时的收入高达3、4千
在北京西单,有一个著名的“磕头王”,他时常光着上身跪在地上,旁边躺着一个病恹恹的老太太,是他的母亲。还有两个小朋友,是他的儿子。

这名中年男子声称自己的家境贫寒,母亲患有重病,为了不眼睁睁地看着母亲“江河日下”,他只能选择以用磕头的方式向来往的路人讨要钱财。
衣衫褴褛的外在形象,令人闻者落泪的凄惨故事,实在是很难让人假装看不见所以很多人走过这个地方都会摸一摸兜里的零钱伸出援手。
这名男子就是当年名震西单的人物,江湖人称“西单磕头王”。据知情人士透露,他最多的时候,一个小时赚过了4千多块钱!
不出意外,这又是一个“职业乞丐”。
别看他们母子俩这么可怜,这都是“工作所迫”,闲暇时光里老太太基本上都是穿金戴银,衣着考究。“磕头王”也不遑多让,身上都是国际潮牌,每晚去酒吧街逍遥快活。
他们靠着这一手“磕头绝技”,攒下了不菲的家资。家里有4辆车,都是奔驰、奥迪等级的车,在北京四环里有好几套房产。

模拟场景
后来他退出江湖是因为事迹被放在网上曝光了,他要不到钱了,所以只得“提前退休”了。
而他心有不甘的样子,真是让人气的压根儿直痒痒!把别人的爱心当成自己不劳而获的资本,竟然还乞讨上了瘾!

图片来源于网络
结语:
乞讨者,古今中外早已有之,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有人将乞讨者分为两类,一类是的确有生活困难的真乞丐,一类是四肢健全,以欺骗和牟利为目的职业乞丐。
但是随着“职业乞丐”高收入的乱想屡屡占用公共资源的时候,这就让普罗大众感到非常的意外,甚至是气愤。
这些职业乞丐动辄收入过万,随身携带港澳通行证、护照,更有甚者雇佣保姆、住星级宾馆。别看他们要钱的时候卑躬屈膝,花起钱来也是挥金如土!
当乞丐和高收入之间划上了等号之后,这一现象所造成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除了会滋生信任危机与大众冷漠、纵容好吃懒做之外,那些真正被生活所迫走投无路的人反而无法得到有效的帮助。

可能会有很多人想问,为什么不能将“职业乞丐”的现象完全杜绝掉呢?
这个问题想要回答起来有些困难,因为这其中涉及到很多的“情理”和“法理”的碰撞,目前我还没有特别好的思路回答这个问题,所以如果哪位观众对这方面比较了解的,可以在评论区进行讨论。
但是之前我在网上看到过一些有意思的视频,那就执法者或者是一些商家,会拿着大喇叭在“职业乞丐”身边喊:
“我是职业乞丐,我很有钱,比你们都有钱,我上班车接车送,下班儿按摩洗脚一条龙……”

这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做法,但是归根到底还是需要相关部门加以重视,不要让这些“职业乞丐”污染了城市的亮丽风景,也别让民众寒了心。
在这一现象没有完全根除之前,我们自己也要擦亮双眼,明辨是非。如果遇到有人乞讨,宁愿给他买吃的也不要给钱,如果对方借口要买车票或者别的,你可以帮他打110求助。
每个城市都有相应的部门救助这些真正有困难的人,如果他们真的需要帮助,哪里才是他们应该去的,而不是向你要钱。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你留下自己的见解!
创业项目,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laoyao681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aoyao8.com/407.html